云廠情報大覽:AWS日本區(qū)人效比約為中國區(qū)2倍;T云廠今年每個團隊都要盈利;阿里或將退股其最大外包公司浩鯨科技
AWS日本區(qū)去年營收約40億美元,持平中國區(qū),但人力僅半
眼下,AWS亞太的重心正在從大中華區(qū)轉移到日本。AWS日本區(qū)去年營收40億美元,和中國區(qū)營收基本打平,但員工數只有一千多人,約是中國區(qū)的一半。
幾個月前,AWS全球CEO Matt Garman到日本AWS辦公處參訪,據說期間還見了日本政府高層,達成了不少重要戰(zhàn)略合作。日本是AWS非常看重的區(qū)域,日本很多公共部門都在用AWS,比如東京證券交易所、大型銀行,九州電力等,松下索尼之類的用量更是巨大。
更高的人效比、更快的增速,更穩(wěn)定的國際關系,這些都讓日本區(qū)成為AWS全球總部眼里的“香餑餑”。
A云廠將出海團隊部分編入區(qū)域線
先來看AWS的出海團隊是如何設置的:先是分8大行業(yè)線,在8大行業(yè)線內部,不區(qū)分出海和國內,一個銷售會同時負責某個客戶的出海兼國內用量。因為AWS自誕生起走得就是全球運營路線,默認客戶在多個國家發(fā)展是常規(guī)現象。
但國內有些云廠與此不同。比如A云廠,其此前有一個專門負責海外業(yè)務的部門,去年,該云廠將“中企出海業(yè)務”與“海外本地業(yè)務”拆分開來,把前者放到國內各個大區(qū)下管理,分成兩波人,一波做國內,一波做出海,都向大區(qū)總匯報。
比如即針對同一個客戶,一般至少會有兩個銷售來跟進,一個負責客戶的國內用量,一個負責客戶的出海用量,兩波人都向大區(qū)總匯報。
國內市場卷不動,一些云代理商轉戰(zhàn)阿里云國際站
一般中小體量的公司都可以獲得較高幅度的折扣,而對于有一定體量的客戶,如年消費在 100 萬以上的,通過特批能拿到更具吸引力的折扣。所以今年一些在國內卷不下去的代理商,開始選擇做阿里云國際。
做阿里云國際也有一個好處,不受客戶分類限制,代理商做阿里云國內客戶常常碰到的情況是,不允許做被直銷關聯過的客戶,比如在官網上注冊過的客戶,代理不能做,在海外是不存在客戶被關聯的情況,因為海外用云可以不實名。不過國際站也有一個問題,結傭周期比較長,要4個月。
去年火山引擎生態(tài)收入達幾個億
現在的火山引擎生態(tài)負責人是去年新加入的。其加入后,為吸引更多渠道伙伴,出臺了不少利好政策,包括給高于友商的傭金,同時下半年還推出過一個補貼計劃,加入成為火山引擎的代理機構,除能拿正常傭金之外,若通過考核,還可享受人頭補貼。
種種刺激,去年火山引擎生態(tài)營收全年有幾個億。不過也有從業(yè)者稱,這些營收里也有許多流量型產品。想了解更多,可添加作者微信? mindy1857 。
香港云計算江湖廝殺正酣
近期,微軟云香港兼澳門負責人換新,Leo Liu接替Cally Chan成為新的負責人,向微軟云大中華區(qū)一號位侯陽匯報。盡管具體換將緣由尚未明晰,但香港云計算市場的激烈競爭態(tài)勢,已不容小覷。
一個側面案例是,火山引擎目前推廣的豆包模型,增速有超過微軟云AI的勢頭。據不少企業(yè)反饋,豆包大模型的能力和性價比都不錯,尤其是Seedance視頻生成模型,吸引了不少用戶。
香港是火山引擎眼下的重點目標市場之一。據說就在幾周前,火山負責人專程趕赴香港,與盈科香港高層洽談合作。
宇宙云出海:今年目標約數十億,團隊人數較去年已接近翻倍
宇宙云在出海業(yè)務上,這兩年跑得比較快。一方面,今年的人員規(guī)模相較去年已經接近翻倍。另一方面,在營收KPI上,據說今年宇宙云出海的目標定得較高,約為數十億元,上半年完成四分之一左右,下半年壓力較大。
此外,在出海細分業(yè)務上,今年宇宙云海外大模型營收目標不到百萬,日均調用量目標在百億級別。更多數據詳情,可添加作者微信? xf123a? 交流。
2025年,T云廠每個團隊都要盈利
去年底,T廠云事業(yè)部對內口徑是:已經實現了盈虧平衡。今年,其對內的主要考核目標是:實現各個團隊的盈利。對于一些虧損業(yè)務,會采取多種方式降本增效。
而近期,該云廠的運營商行業(yè)負責人已離職,加入上海一家數據集團擔任首席數據官。
T云廠改變挖人策略,從挖管理層改為挖帶客戶資源的銷售
為了增收增利,T云廠在前年從外部挖了一批管理層的人過來,但發(fā)現幫助有限。所以去年開始,其改變策略,從其他友商處挖了一些有客戶資源的銷售過來,發(fā)現效果不錯。
該云廠也嘗試挖過外資云的人,比如去年從AWS挖了一個華東區(qū)的銷售,但該銷售入職后做了兩個千萬級別的單子后,因為種種原因,后又跳槽去谷歌云了。
手機客戶對云廠商來說,算不上優(yōu)質客戶
在不少業(yè)內人看來,手機客戶對云廠商來說,或許算不上優(yōu)質客戶。手機客戶的特點是CDN用量大,用量大,手機廠商往往就會借機壓價,導致云廠商做手機客戶基本都不怎么掙錢。
或許正因如此,前幾年,T云廠追求營收規(guī)模的時候,和市面上不少知名手機廠商都簽訂了合作,后來其出于健康度的考量,開始對一些產品進行漲價,于是不少手機廠商都選擇了更換、遷移。
節(jié)能裝備公司德固特欲收購阿里云最大外包公司浩鯨科技
浩鯨科技原來叫中興軟創(chuàng),是中興通訊的最大子公司,最早是向全球電信運營商提供BSS/OSS產品和服務。2018年2月,阿里入股了,并為了配合阿里的動物園文化,把名字改成了浩鯨科技。
當時投浩鯨科技時,阿里云的戰(zhàn)略開始轉型要進軍政企市場。眾所周知,做政企市場是需要龐大的生態(tài)伙伴做支持的,比如集成商、ISV 、咨詢等。浩鯨科技被投,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浩鯨的董事、云智能總裁楊名此前就是阿里萬網老大,以及阿里云第一任官網老大。楊名加入浩鯨后,浩鯨開始按照阿里巴巴的戰(zhàn)略意圖,主導和落實浩鯨科技的轉型。
據聞浩鯨內部有一個專門服務于阿里云的團隊,大概有1000-2000人,一年能做大概10億左右的阿里云生意。
如果最后阿里股份最終被德固特收購完成,后續(xù)浩鯨與阿里云的合作會不會受影響還不得而知。不過自去年阿里云提出公共云優(yōu)先戰(zhàn)略后,像浩鯨這種做阿里云混合云業(yè)務頗多的公司也的確需要重新思考自身業(yè)務,阿里云進一步強化被集成是大勢所趨。
數夢工場近期曾欠薪數月,現金流一度緊張
據多位知情人稱,不久前數夢工場出現拖欠工資、欠繳社保的情況,大約欠了2~3個月,不過目前工資已經補發(fā),醫(yī)保也能正常使用了。
近幾年,由于經濟大環(huán)境因素,政企市場呈現下行之勢,數夢工場經歷了數輪裁員,目前約剩下兩三百名員工,而其疫情前的業(yè)務高峰期,其員工總數曾一度將近2000人。
是否想加入最勁爆的雷峰“云廠情報群”?每日分享大廠內幕、領導避坑、優(yōu)質崗位等一手信息,入群可添加作者微信 ?mindy1857 。 雷峰網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雷峰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