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Q2凈利潤承壓,下季度還有救嗎?
市場對愛奇藝的討論熱度始終不減。
近期熱播的電視劇《生萬物》迎來了大結局。該劇在開播首日便以65小時的時間在愛奇藝平臺上熱度突破10000,成為2025年最快破萬的劇集,刷新了平臺年度紀錄。
二季度,電視劇《臨江仙》和《朝雪錄》內容熱度值均破萬;愛奇藝劇集總市占率連續四個季度領跑行業;綜藝《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二季云合市占率位列暑期檔同品類行業第一。
6月表彰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中,愛奇藝制播作品獲29項提名并斬獲8項大獎。其中“微塵劇場”首部自制劇《我的阿勒泰》摘得最重磅的最佳中國電視劇獎。
但比較尷尬的問題是,愛奇藝內容熱度破萬的劇集還有討論高的綜藝一直存在,但這些并未在財報上給愛奇藝帶來真正的增長,分析師萊辛對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說道。
從上周愛奇藝釋出的財報就能看出,二季度,愛奇藝總收入為66.3億元,同比下滑11%。
其中,會員服務收入40.9億元,在線廣告服務收入12.7億元,內容發行收入4.4億元,其他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6%。
財報中唯一有所增長的是其他業務,收入為8.29億元,主要包括網絡游戲、IP授權和藝人經紀等,占總營收的12.5%。
“其實財報并不是挺樂觀,三大核心板塊都在下滑,但對于內容公司而言,這種情況是常見的,需要長期關注。”文娛分析師章勛對雷峰網說道。
01發力短劇,海外廣告數據亮眼
互聯網資深人士萊辛認為,桃廠的業務下滑,本質上還是因為缺乏爆款的原因。
愛奇藝缺爆款的問題,從2023年之后就一直存在,當時愛奇藝貢獻了自己最好的二季度財報業績,到了2024年同期,凈利潤同比下跌81%,數據下滑的背后,是因為沒有現象級爆款《狂飆》的加持。
嚴格來說,這不止是愛奇藝的問題,長視頻平臺一直面臨著會員增長停滯、缺乏爆款的問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長視頻平臺早已不再公布會員數量,并且將不再會有大幅度的波動增長。
在短視頻以及短劇的沖擊下,用戶將更多的時間和金錢都分流給了短劇APP,據了解,今年三月份紅果短劇APP的月活曾超過優酷。
從去年9月的秋季悅享會上,愛奇藝就提出“短劇+微劇”雙引擎。截至目前,愛奇藝目前已儲備約1.5萬部豎屏微劇,通過“自制+采購”形成穩定的頭部內容供給,去年短劇上新56部,是2023年(16部)的3.5倍。
有知情人士表示,為了支持短劇這條業務,愛奇藝還會不定期搞內部封閉開發,差不多周期在一個月左右。
愛奇藝一邊加碼短劇,一邊也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截至第二季度,愛奇藝國際版會員收入和會員規模連續8個季度實現環比增長。愛奇藝國際版日均會員數創歷史新高,會員收入同比增長約35%,其中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以及五個西語區會員收入同比增長超80%,部分市場爆發力顯著。
在當天的財報電話會上,龔宇披露,越南語配音版《書卷一夢》開播首日創同語種配音內容單日收入新高;《朝雪錄》在5個市場占據趨勢首位,成功實現國內口碑的全球延伸。
此外,微劇也推動了愛奇藝會員時長收入的顯著增長。截至六月底,微劇已成為愛奇藝印尼、韓國和巴西市場第二大會員拉新品類。
02AI為廣告增收,高管解讀“廣電21”條
財報會議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談到了“廣電21”條。他表示,新政策的利好體現在多個維度,包括提升內容制作周期和創作靈活性等,并在會上對這一政策做出詳細解讀。
有分析師認為,高管解讀“21條”能夠看出愛奇藝的重點仍舊放在長劇劇集上。
業內都認為愛奇藝是一家有科技味道的長視頻平臺,此前,有內部人士透露,公司緊跟科技步伐,例如在元宇宙和AR等領域的探索,而如今在AI方面的投入也也算是可圈可點。
接近愛奇藝的人士羽凡表示,他們的技術策略是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成本,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借助AI優化廣告素材和投放策略,本季度的視頻廣告點擊率比非AI素材提升20%,此外,短劇《大王別慌張2》借助AI將數字資產制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降低了制作成本并縮短周期;用戶體驗方面,業內率先推出的“跳看”功能已支持移動端超2300部劇集綜藝,成為用戶追劇和“二刷”的熱門功能。
但一些分析師指出,第二季度本就是長視頻平臺的淡季,因此可以將重心放在下個季度。此外,像《生萬物》和熱門綜藝所帶來的長尾效應,預計將推動新一輪的增長。
(財報季正當時,接下來我們還會報道更多互聯網公司的季度業績,歡迎添加作者?Who123start?交流)
(注:本文中出現的章勛、萊辛均為化名)
雷峰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