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大講堂聚焦“關基安全突圍” 共筑智能時代免疫體系
北京,2025年6月5日 —— 由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專業委員會(關基專委會)主辦的2025年第二期“網絡安全大講堂”培訓班于6月5日下午在京召開。
本次大講堂以 “以智守關基 共筑防線” 為主題,匯聚了來自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單位、網絡安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領域的眾多專家和代表,直面關基安全“深水區”挑戰,探討新形勢下關基安全防護的前沿技術與實踐路徑,共同探索體系化突圍路徑。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關基專委會主任委員孟丹在開班動員講話中強調了關基安全對國家 經濟 社會穩定運行的極端重要性,并呼吁各方凝聚智慧力量,筑牢安全防線。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關基專委會主任委員孟丹
關基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在開班動員講話中指出,關基安全進入深水區,既要面對新挑戰也要解決老問題。他提出關基安全需要一場突圍,需要用大生態思維實現體系融合、場景創新、智能提效、生態共建四維變革。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關基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
聚焦前沿,洞察風險
多位專家帶來了高屋建瓴的見解和最新研究成果。
1.? 運營商角色再審視: ?中國電信集團網絡與信息安全首席專家劉紫千以? “‘對象和手段’--再看關基安全中運營商的作用發揮” ?為題,剖析電信運營商在保障國家關基安全的關鍵作用與實施路徑。作為兼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對象”和“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核心防護手段提供者”雙重身份的運營商,其擁有的全球性云網資源、原生數據流量和市場化運營能力是國家關基安全的核心支點。
劉紫千認為,運營商不僅自身要達到合規底線并追求高線,更重要的是利用其獨特優勢,賦能千行百業做好安全防護。
中國電信集團網絡與信息安全首席專家 劉紫千
2.? AI 安全風險警鐘: ?國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檢查評估所技術總監閆斐聚焦“人工智能安全風險與建議”,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數據準備、訓練部署和落地應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風險,講解了國家標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安全基本要求》中訓練數據安全、模型安全、安全措施等主要安全要求,并對當前面向大模型應用的安全產品和服務情況進行整體介紹與分析。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總監閆斐
3.? 攻防博弈下的脆弱性: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劉文霞從“攻防博弈視角下信息物理系統脆弱性研究”切入,揭示了電力作為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的脆弱性源于控制依賴與跨域耦合。劉文霞建議將集中式與分布式架構相結合,降低集中式架構風險,提升系統在極端場景韌性。最終推動安全范式從"被動防護"轉向"主動韌性構建"。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劉文霞
4.? 實戰化運營體系構建: 奇安信集團首席架構師尹智清分享了“關基行業實戰化安全運營體系建設思路 ” ,提出關基安全需從“重建設、輕運營”轉向“運營驅動動態防御”,通過業務化視角、資產精細化治理、跨部門協同、自動化響應及實戰化演練,構建“可閉環、可持續、可量化”的安全運營體系,最終使安全能力隨業務同步進化。
奇安信集團首席架構師尹智清
5.? 靶場賦能攻防能力: ?博智安全副總裁鄭軼介紹了“基于關基行業的網絡攻防靶場”的建設理念與應用價值,指出關基防護需跳出純網絡安全視角,通過業務級仿真靶場量化風險、訓練跨域防御能力,最終實現“業務安全”與“網絡安全”的統一。
博智安全副總裁鄭軼
凝聚共識,共筑防線
本次大講堂內容豐富、觀點前沿,緊貼關基安全保護的迫切需求和最新挑戰。與會專家圍繞標準落地、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協同防御等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為提升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水平貢獻了寶貴的智慧與方案。活動充分體現了業界“以智守關基,共筑防線”的決心與行動力,為構建更安全、更韌性的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注入了新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