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羽童的野心,董明珠的困局,為何如此扎心?

我是創始人李巖:很抱歉!給自己產品做個廣告,點擊進來看看。  


前幾天,群里一位我很欣賞的前輩提醒我:“你可以寫寫董明珠和孟羽童的事兒?!?/p>


說實話,起初我有些猶豫。這個話題不好寫,且在網絡上已經被反復炒作。幾乎所有輿論視角都圍繞著“網紅反噬傳統”“老董用人不當”“小孟不懂感恩”等展開。


但我仔細讀了些資料,梳理了兩人的履歷和性格,也拉了近五年格力的財報數據,想試著從另一個角度—— 組織錯位與時代落差 ——聊聊這場鬧劇背后的真實問題。



董明珠的人生,是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的商業版圖里的一個鐵腕娘子傳奇,她是草根出身,也是一位典型的“人生逆襲型領導者”。


30歲喪夫,36歲入行,從最基層的銷售員做起,用2年時間賣出1600萬產品,把自己一路推上格力董事長的第一把交椅。


她帶領格力從一個小廠做到全球500強,空調業務28年全球第一。哪怕只是數據,也足夠讓人肅然起敬。


可我翻了翻近五年的格力經營數據,卻像在看一個站上山巔的人,在風口變了之后,開始與時代巨變拉扯的故事。


2020年,全年營收1681.99億元,同比下降15.1%;凈利潤221.75億元,同比下降10.2%;疫情沖擊下,空調收入更是驟降50% 。 空調市場早已趨于飽和,價格戰激烈。


格力原有的經銷商體系逐步被“董明珠健康家”直營模式替代,但新渠道推行受阻;銷售費用砍了50億,庫存周轉依舊偏慢。


因此,或許當時坐在辦公室里,瞭望著窗外CBD深夜燈光的董明珠,也許早已意識到關鍵問題:舊的打法不靈了,格力需要適應時代變化,格力必須啟動新渠道變革!


她需要一個“能接住新打法的人”,為格力注入新鮮血液。


而這,正是她找孟羽童的初衷——只可惜,找錯了人。


從戰略視角看,董明珠確實需要一個像孟羽童這樣 “懂年輕人、會表達、有熱度” 的人。


格力需要擺脫傳統形象,去觸達直播間、短視頻和年輕消費者的生活圈,因此找一個愿意全力奔跑的年輕搭檔,不是一件壞事。


只是這事從一開始就“命名”錯了,也找錯了。


她定位的這個角色,本該是品牌主播、企業IP,卻被貼上了“總裁秘書”標簽。


干的是互聯網轉型的先鋒任務,拿的確是傳統職場的薪資待遇,月薪5—10K。


對標互聯網大廠的運營崗位,阿里P5應屆起薪約21k,騰訊5級約18k,字節T2.1應屆約24K。 (該薪資數據綜合自2025年BOSS直聘/獵聘平臺數據及行業調研)


因此,某種程度上格力雖對外宣稱按接班人培養,但實際上缺乏明確的績效設計、職能邊界和上升通道。


光環、任務、責任都給了,但權力、資源、回報并未匹配。



再看兩人的背景,也注定是兩個活在不同宇宙里的人。


一個出生于1954年,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在計劃經濟里練出硬骨頭,靠“軍事化管理”殺出一條血路,追求公平、公正、公開, 用“服從”和“耐苦”篩選人才 的50后女將軍。


一個則出生于1998年,成長于物質豐裕的中產家庭,父母為其規劃高中保送,浙大西語畢業,聰明、自信、有野心, 代表著一代人對“快速回報”與“自我表達”的天然渴望。 她對“先苦后甜”的傳統劇本,根本不買賬。


孟羽童要的不是修煉,而是快速回報與邊走邊紅,名利雙收,而非在體系里慢熬十年,等待誰認可她的忠誠。


所以從價值觀、節奏感、話語體系、情緒表達,到工作方式,兩人幾乎沒有任何互通的地方。


這出戲從一開始,就選錯了女主角,這是一個很典型的 “人崗錯配” 。


再細想,一個肩負“企業轉型希望”的高壓崗位,卻交給一個剛畢業、毫無實戰經驗的年輕人來扛;要改寫品牌形象、撬動新流量,卻沒有任何中層緩沖或者資源配套。


再加上傳統企業“要結果,要服從”的文化邏輯,一下子直接套在互聯網打法上,怎么可能不出問題?


就像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被送去讀博士課程。


她可能聰明,也有熱情,但聽不懂、跟不上,于是逐漸困惑、疲憊,最終厭倦,甚至懷疑“這個培養到底為了誰”?


而講課的那位博士,也沒有意識到自己講得太快、太深,太抽象,一年級小孩兒壓根不理解,聽不懂!


這中間本該有一層“翻譯”把這層愿景和任務分解,再一層層傳下去。


新時代的企業組織管理文化,不是“壓”出來的,是一層層“帶”出來的。


這背后,其實是傳統企業遭遇互聯網語境的陣痛: 如何管理“網紅+品牌+年輕人”這一組合, 是一場注定不會輕松的實驗。



那么,孟羽童到底有沒有錯過一段值得的人生機會? 我的回答是:有,也沒有。


從“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角度看,她的確獲得了一個極其稀缺的位置。


董明珠是中國最具戰斗力和代表性的女企業家之一。


她曾經獲得了旁人難以獲得與其朝夕相處、近身工作的機會,如果她個人規劃和格力戰略方向一致,若能沉下心來,在體系中積累經驗,那確實可能走得更遠。


我始終相信, 在職場上,“跟對人”往往比單靠自己拼更重要。


有時,在一個強者身邊學習和磨練,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機遇。如果她愿意慢下來、熬幾年,或許幾年之后,還真的能練出點“董明珠的影子”。


但人各有志,人生也沒有標準答案。


或許,她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扎根格力, 而是希望借這段經歷探索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徑。


換句話說,這更像是一段相互嘗試、互相使用、最終發現彼此不合,轉身退場的職場合約。


從這個角度看,這更像一段“互相試探、互相誤解、最終不開心分手”的職場契約。



兩人背景、立場、追求均不同,很難客觀評定對錯,但是彼此誤解卻是真的。


兩人誤解的根結或許在于:孟羽童沒能演出董明珠期待的那個角色,或者說那個本就不屬于她的角色。


董明珠真正需要的,是另一個人,這無關乎性別。


不是“漂亮、聰明但更在意自己節奏”的孟羽童,而是底層邏輯和她相通,又愿意與她在IP打造、內容運營、品牌共建中并肩作戰的年輕人。


她要的是——能懂她的情懷,又能駕馭格力的商業底子,還能適應新流量打法的稀缺復合型人才。


性格上,要能吃苦,也懂變通;


相處上,要敬她,但又不怕她。


這樣的人本就特別少,甚至是極度稀缺。



真正合拍的,從來都不是“能力互補”這么簡單, 而是三觀不互斥、節奏能對拍,既能彼此托底,也不會彼此吞噬的存在。


而這,是董明珠的難題,也是所有轉型期傳統企業的難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考拉Clara ,作者:考拉Clara

隨意打賞

提交建議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好友吧。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亚洲永久精品ww47|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色婷婷精品大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四虎精品影库4HUTV四虎|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