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資本,一級市場融資困境下的破局者
最近二級市場股市屢創新高,眾多股民紛紛進入股票市場進行 投資 ;而普通老百姓了解較少的一級市場——未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依舊在不容樂觀的 經濟 大環境下艱難發展。來自一級市場數據平臺企名片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共有4978起融資事件,而2025年上半年融資事件數量減少了23%僅有3829起,一級市場又又又迎來了資本寒冬。
而在這下行的一級市場生態中,成立于2024年的日新資本卻表現格外亮眼,在2025年迎來了業績大豐收。
日新資本創始人施卓杰,畢業于南開大學計算機系,在2013年就因前瞻性的在 微信 領域的 創業 ,被人民日報《南開“合伙人”的微信創業夢》報道,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先行者。后施卓杰懷揣著對創新創業的激情和夢想,前往英國Warwick University就讀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專業,畢業后加入國內前三的早期天使機構英諾天使基金工作,開始從創業者身份轉變為投資人。后又加入蘇寧生態鏈基金和聯合創辦了源合資本。2024年施卓杰在上海創始創辦了日新資本,主要專注核心零部件和新材料方向的投融資服務。
日新資本為什么能在“資本寒冬”中脫穎而出?是因為日新資本有很明顯的差異化標簽。
第一個標簽是專注有大增長的行業,譬如半導體、航空航天、機器人等,只有在上升行業中的企業才能夠匹配的上投資機構對于企業發展“快、大、新”的要求,且也能順應國家供給側改革所倡導的國產替代、反卡脖子,乘上高質量改革的東風。
第二個標簽是專注水下項目,基于目前上市退出收緊的困境和企業一二級估值倒掛的難點,日新資本通常優先會和融資輪次少于兩輪的企業合作,作為融資顧問只有把水下項目以投資機構偏好的方式呈現出亮點,才能實現企業、投資機構的高效對接和雙贏。
第三個標簽是看中企業成長的復利價值,每個企業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而有些時候好大喜功、竭澤而漁的融資對于企業來說有短期的估值暴漲的誘惑,但長期來說對企業是長久利空。所以日新資本倡導的是長期陪伴企業,在良性增長下的合理估值增長,且也會因專注行業而給企業介紹很多產業、研發側的資源,一同為企業成長添磚加瓦。
正是因為日新資本如此精準的定位和穩準狠的風格,所以日新資本不到10人的團隊,在24年、25年一年半的時間內連續交割了十來個項目,包括應用于半導體、航空航天的超高精度測控溫產品的捷熱,專注于衛星太陽能翼和紅外鏡頭的半導體鍺材料公司中鍺 科技 ,從日本回國的整建制團隊做機器人、半導體設備用的微型絲杠研發和應用的恒科鑫等。
中國經濟發展從注重速度到了注重發展質量的階段,而一級市場的創業公司更是創新創業大潮中的中堅力量,如日新資本這樣行業專注度高、投融資專業度強的注重長期價值的財務顧問機構,也應該是這轟轟烈烈的高質量發展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