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要發AR眼鏡,A股誰受益?
Meta 公司即將在 2025 年 9 月 17 日至 18 日的 Connect 大會上推出其備受期待的首款消費級 AR 眼鏡 ——Meta Celeste(內部代號 Hypernova)。這款產品標志著 Meta 向 AR 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也是該公司繼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系列后的又一重大創新。
?
與2023年發布的Ray-Ban Meta不同,本次智能眼鏡是Meta第一次涉足AR領域。Meta此次選擇了自主研發道路,而非與傳統眼鏡廠商聯名,顯示出對其產品的超強自信心。
?
?
Meta Celeste 采用了類普通眼鏡形態外觀,前框設計和 Ray-Ban Meta 極其相似,左閃光燈右攝像頭。鏡腿前部理論為其光機所在位置,長度約 10.6mm,鏡腿中部長度為 56mm。
?
?
Meta Celeste 采用了多項創新技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 "單目全彩顯示屏" 和配套的 "肌電腕帶"。這兩大技術的結合,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互方式,尤其是在公共場合不便直接通過語音與 AI 溝通的場景中,肌電腕帶填補了這一交互空白。通過與 Meta AI 的深度整合,Celeste 不僅是一款硬件設備,更成為了用戶與數字世界互動的智能接口。
?
Meta Celeste 的核心顯示功能是一個單眼平視顯示器(HUD)。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這個微型顯示器將專注于呈現“一瞥即得”的信息,包括時間、天氣、通知、照片預覽、導航指引、實時語音轉錄與翻譯,以及 Meta AI 以文本形式提供的回復。
?
?
?
另外,這次的產品還有一個交互創新——電腕帶控制。在不便直接通過語音與 AI 溝通的公共場合,Meta 推出了肌電手環和Meta Celeste進行交互。
?
肌電手環主要應用表面肌電圖(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技術,通過讀取從大腦傳遞到手部肌肉的微弱電信號來解讀用戶意圖進行的手指動作。
?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于,用戶可以通過微小的手指動作甚至是 "隱性" 的動作意圖來控制設備,而無需大幅度的手勢或語音指令。這使得在公共場合使用 AR 眼鏡變得更加自然和私密。
?
?
那么該產品的推出,帶來哪些投資機會?
?
在屏幕方面,業內普遍猜測,該設備很可能采用了“LCoS 微型顯示器+光波導”的光學組合。
?
Celeste 眼鏡內部的應用截圖分辨率為 600×600,且為全彩畫面。在當前技術節點,要在輕薄形態內實現 600×600 的高分辨率全彩顯示,Micro-LED 方案可能存在一定挑戰,且上游沒有類似的方案匹配,而技術上更為成熟的 LCoS(硅基液晶)概率似乎更大一些。因此,業內普遍猜測,該設備很可能采用了“LCoS 微型顯示器+光波導”的光學組合。
?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它是一種基于硅基芯片的反射式微型顯示技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種“特別精細的微縮投影儀核心”,能產生非常清晰、細膩的圖像。光波導是一種能夠引導光波沿著特定路徑傳播的裝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條為光打造的“光學管道”。它利用全反射原理,將光限制在特定介質結構中高效傳輸,是現代光通信、AR/VR設備、傳感器等許多光電技術的核心基礎。
??
?
目前,光波導技術的主流方案可分為幾何光波導和衍射光波導兩大類。衍射光波導二維擴瞳技術已形成轉折光柵與二維光柵兩大技術路線,兩者各有特點。
?
?
1、水晶光電
?
公司扎根 AR/VR 領域十余載,專注反射光波導、衍射光波導和光機技術的研發創新,分別與全球領先企業 Lumus、Digilens 戰略合作布局反射光波導、衍射光波導技術,現已形成顯示系統(波導片)、光機內的光學元器件以及其他智能頭戴設備需要采用的 2D、3D 相關光學產品的業務布局。此外, 公司積極推動核心光學元件從傳統智能手機向 AR/VR 智能眼鏡領域的平移,持續發揮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優勢,搶占市場先機。
?
?
與 Digilens 布局衍射光波導,實現體全息波導片量產落地。在衍射光波導方案上, 公司深化與 Digilens 的合作,升級體全息產線,實現小批量商業級應用出貨。Digilens 是全球首家實現批量化生產的體全息技術方案商,作為其在國內的第一家授權生產商,水晶光電目前已經完成 30°全彩體全息波導片的技術升級.
?
?
?
2、藍思科技
?
藍思科技在光波導和光學引擎領域深耕多年,已配合國際大客戶完成多代智能眼鏡核心組件研發,并在光波導材料、微納結構加工等關鍵技術路線上取得突破。
?
根據公開報道,藍思科技在Meta即將發布的Celeste智能眼鏡中扮演了重要的供應商角色。雖然具體的產品細節披露有限,但目前已知的信息表明,可能會提供下列產品:
?
?
公司還為 Rokid AI 眼鏡全系產品提供整機組裝,從鏡架、鏡片、功能模組到全自動組裝實現全鏈條覆蓋,公司自主研發的納米微晶玻璃技術可提升鏡片抗摔性與透光率,為 AI 眼鏡提供輕量化、高畫質顯示方案,Rokid Glasses 僅重 49 克。
?
?
藍思創新研究院持續開發輕量化高強度材料,為未來 AI 眼鏡的多模態交互、腦機接口傳感器集群提供支撐,將導入更多國際頭部品牌。公司構建了從光學模組研發到整機組裝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動輕量化、低功耗顯示技術突 破,實現產品向“無感佩戴”演進。
?
3、藍特光學
?
藍特光學主要產品包括光學棱鏡、玻璃非球面透鏡、玻璃晶圓。玻璃晶圓產品經過深加工后,可以制成AR光波導片,這可以說是AR眼鏡的“視網膜”,是實現虛擬信息與現實世界融合成像的關鍵組件。
?
這項技術能大幅降低AR頭顯的體積和重量,提升圖像清晰度和亮度,并減少眩光和反射,從而改善用戶在復雜光線環境下的使用體驗。公司已實現滿足現階段衍射光波導全彩量產方案的玻璃晶圓工藝開發儲備。
?
光波導技術因其在體積、透光率、清晰度和視場角方面的優勢,有望成為主流的AR光學方案,公司在幾何光波導和衍射光波導等多種技術方案上均有布局,并與下游的光波導廠商和終端設備制造商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
?
?
此外,藍特光學也是國內少數具備高精度微棱鏡大規模量產能力的公司之一,這項技術對于AI眼鏡的光學顯示系統也至關重要,其主要應用目前仍集中在智能手機的潛望式鏡頭模組中。
?
注意:
以上均為長期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