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會成為下一只倒下的獨角獸么?

36氪  ?  掃碼分享
我是創始人李巖:很抱歉!給自己產品做個廣告,點擊進來看看。  

Evernote會倒掉?怎么可能?這家公司2012年時就已經進入獨角獸聚樂部,口碑很好,付費率不錯,海外市場風生水起……

但即使如此,聰明的投資人還是在2012年下半年, 拋售了Evernote的股份 ,用真金白銀投了票。最近,36氪還從硅谷的投資人那得到消息,Evernote正在拋售老股,估值在15到20億美元左右,但無人問津。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Evernote已經很久沒有怎么發聲了,周圍也有不少人正在棄用Evernote的服務,只是記筆記的話,在手機端的使用體驗實在太重了。

還沒有解開工具類應用商業化謎題的Evernote,也許就真成了那只倒下的獨角獸。

Image title


硬件廠商分走了Evernote的那杯羹

Evernote成立的2007年,還是黑莓和Windows PC的天下,那是iPhone 剛剛問世,安卓還沒有手機,市面上根本談不上有好用的筆記應用。小清新的Evernote以其優秀的表現脫穎而出。

Evernote的高增長時期,其實正好是智能手機開始普及的那幾年,iPhone、Android手機普及,催熱了跨平臺筆記需求。Evernote迎來了新的增量市場。2010年Evernote披露的用戶數據,就能佐證這個觀點,當時 75%的用戶使用2個以上的平臺登錄 。

不過,很快智能手機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Evernote的用戶增長速度。2011年時,全球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已經達到 4.914億部 ,iPhone的出貨量達到了9310 萬臺 ,安卓手機的出貨量達到2.378億部。這也意味著,大部分非職業用戶已經擁有了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本身自帶的筆記應用會成為這些用戶的首選。此后,智能手機告訴普及。

蘋果很早就開始提升跨平臺體驗,iPhone、Mac雙用戶,首選的筆記基本是系統自帶。2011年4月,Google正式推出了 Android版本的Google Doc s,實現了跨平臺操作。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這種趨勢還會更明顯。Catch.com是與Evernote基本同時起家的跨平臺應用,在2012年拿到一筆融資后,現在也基本銷聲匿跡。Evernote只是因為體量大,可以活得更久。

Image title

錯過了企業協作的黃金窗口

Evernote的早期用戶增長很快:第一個 100 萬用戶花了446天,第二個僅花了222 天,第三個133 天,第四個108 天, 第五個83天 ……7個月之后,注冊用戶達到 1000萬 ;半年后,用戶達到 2000萬 。

但真正需要存儲大量資料的用戶還是偏少數。Evernote前400萬用戶中, 57%來自大本營美國,18%來自日本 。到了400-500萬時,美國、日本的用戶增長率都只有 30%左右 ,但在新地區擴展迅速。這也意味著,每個地區都有潛在用戶,但并沒有那么多。

現在,Evernote的用戶遍布 193個國家 ,第二大市場中國有 1150萬用戶 ,只占整個中國人口的1/120左右。如果要算活躍用戶的話,比例肯定會更低。

企業市場的付費潛力相對更強。其實,Evernote也發現了這個市場,早在2012年底就推出了 企業版 。但筆記的定義,其實局限了Evernote的發展。

與Evernote同時起步的還有Box、Dropbox。當Box、Dropbox在企業服務領域攻城略地的時候,Evernote只能圍繞筆記的概念小修小改,去年年底還推推出了實時聊天、內容推送的新功能,向協作的概念靠攏。現在,Box已經上市,Dropbox在上市邊緣徘徊。

但此時已經于事無補,Box已經上市,Dropbox在上市邊緣徘徊。主要的企業協作應用基本已經搶占了市場,Evernote做企業應用的進展并不太順利。不少Evernote的用戶,最終不得以棄用Evernote。不久前,我司就有Evernote的付費用戶,轉投Quip Note的懷抱。

這一點, Phil Libin也沒有否認 ,“我們早期在分享和協作方面都犯了這個錯誤。現在我們在分享和協作方面的很多功能都做的很不錯了,但我們錯過了2、3年的時間。”

而這兩年,恰恰是企業協作初創公司的黃金窗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其實,即使把握住了這一點,Evernote也未必能做成。Box、Dropbox是平臺,切入筆記,是降維打擊,很容易。但Evernote要去切協作,恐怕也會不容易。

工具類產品的魔咒

事實上,大多數工具類應用的處境都不會比Evernote好多少:電子郵件應用Acompli以2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 日歷應用Sunrise賣身微軟 , 神奇清單可能會賣給微軟 ,Dropbox一直上市未果,Box勉強帶血上市……國內移動互聯網早期興起的工具應用,比如墨跡天氣、中華萬年歷的日子也在探索商業化。

一方面,工具類應用的競爭壁壘往往比較低,就像Evernote,雖然內容沉淀導致轉換成本比較高,但當平臺型的公司去切入到這個領域時,往往很難招架。

另一方面,好的工具類應用往往不愁沒人用,但他們都愁怎么賺錢。因為應用內的數據往往都是孤立的,很難產生更高的價值,賺錢就只能增值服務這樣的小錢和電商。

另一方面,工具類應用的競爭壁壘往往比較低,就像Evernote,雖然內容沉淀導致轉換成本比較高,但當平臺型的公司去切入到這個領域時,往往很難招架。

工具類應用的這些屬性,就決定了其未來發展的困境。明星公司Evernote也不例外。大象不會忘記,但它可能會被拋棄。

也許這個商業化謎題的關鍵就在于付費方。Evernote的基本款很好用,但C端用戶中愿意付費的還只是很小一部分。要賺錢,就必須要有大量持續增長的用戶。但B端用戶就不一樣了,只要數據可以流轉,付費方就成了企業,客單更高,生命周期更長。只要產品好,用戶獲取完,每年能收大客單的錢,帳算起來會好看很多,日子也會過得好很多。

曾經創辦了兩家公司的 Phil Libin 沒能解開這個謎題,現在就要看新帥Chris O’Neill的了。

原創文章,作者:小石頭

本文被轉載2次

首發媒體 36氪 | 轉發媒體

隨意打賞

提交建議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好友吧。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法国性xxxx精品hd|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3atv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538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动漫| 日本加勒比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手机版|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久久精品私人影院免费看|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国产chinesehd精品酒店|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